目前,風電平價上網的確存在諸多爭議。首要的一點是,風電示范項目的上網電價比照煤電標桿上網電價仍不具備競爭優勢。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為0.5-0.6元,而煤電的標桿上網電價為0.3-0.4元,且由于不同地區脫硫煤電價格差距較大,二者存在較大差距。如果僅靠政府力推平價上網,將給風電企業帶來巨大壓力。同時,價格降低對風電設備制造商形成了倒逼之勢,成本壓力之下會否影響收益及后期的運維?風機制造商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盈利縮減的困局?這些都是業內頭疼的問題。
另外,雖然近年來我國風電開發利用技術不斷進步,應用規模持續擴大,部分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已具備了零補貼上網的技術條件,但目前我國風電的技術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國在風力發電機組整體設計、風電大規模并網等技術以及葉輪等機組零部件和核心部件方面創新能力不足,其中涉及到核心技術的零部件仍依賴國外進口,無法實現自給自足,造成風電產業鏈不夠完善,導致風電的發電成本難以在短時間內降低,同時大大增加了風電平價上網的難度。
除卻以上宏觀層面的疑問,這13個示范項目自身也面臨發展阻礙,飽受“不具有普適性”的爭議。
風電平價上網與風資源好壞息息相關,示范項目所在省份風資源相對較好,發電小時數優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所長李瓊慧認為,即使是河北省的平價上網示范項目,都不容樂觀。她說:“張家口一帶限電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今年河北省不僅審批了很多風電項目,還有很多光伏項目,局部地區限電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電網不像信息流一樣,還要破除地方保護主義?!?/p>
平價上網這一政策的用意非常明顯:逼迫運營企業降電價、逼迫電網企業建通道、逼迫風機制造企業改善質量、降低成本。對于風電平價上網,風電到底應該如何發展,政府、產業、運營商、電網系統都有不同的訴求,看法迥異。
于政策制定者而言,推進平價上網是理順可再生能源發展機制的根本解決之道。于風電產業而言,平價上網項目數量越多,風機制造業才能發展得越好。如果突然沒有增量了,那么產業的發展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但對于收益縮水的風電開發商而言,積極性難免不高。
以上可見,運營商、制造商、電網企業各有自身的立場,很難實現協調互動。然而,現實的情況是,風電平價上網的趨勢不可逆轉,各方更應思考的問題似乎應該是——如何突圍?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政策研究主任彭澎表示,企業一定要在成本控制方面非常給力,在后期運維挖掘潛力,進一步降低風電成本,才能讓企業在不斷下調的電價政策下仍然保持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