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補貼的穩步下調是行業基本趨勢,也是大家能夠接受的事實。然而,“立即生效”四個大字卻像一個天大的巴掌,扇的很多光伏人七葷八素,尤其對于那些項目已經審批、建設完成,正在走并網手續,準備為近期的工作畫個圓滿的句號的經銷商來說,這個消息無異于晴天霹靂。對于安裝光伏的用戶來說,有一種煮熟的鴨子飛了的即視感。經銷商和用戶之間將如何就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進行協商就不得而知了。
可以預見,“突然之間”下調的電價只是一個起點,這意味著630這個約定俗成的期限不再有效,未來,電價可能隨時下調,而下調幅度也有可能超過人們的預期,甚至直接拿掉補貼。
一紙文書變了天——毫無征兆or早有信號?
電價下調文件發布后,關于補貼政策的爭論聲越來越大,很多人甚至聲稱自己“被騙了”。然而仔細回想一下,這件事真的是毫無征兆嗎?
一直提倡電改,倡導建立分布式發電市場交易化試點的清華大學教授繼江在《放棄一切幻想,全力沖擊無補貼自由交易分布式光伏項目》一文中稱“我對此新政,卻并不意外”。在光伏行業如日中天的當下,似乎很少有人認真思考過,國家最初制定補貼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完全不懂行的人也看到了這個行業巨大的利潤空間,迅速插手進來,想要在不斷做大的光伏市場上分一杯羹。無論是科班出身還是阿貓阿狗,都狠狠的賺了一筆。
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熱傳的、被無數光伏人調侃過的一張陰影下的電站似乎可以說明一些問題。誠然,市場經濟下追求利潤無可厚非。但是,真的存在這樣一個行業,不管誰來都能輕松賺到錢,并且長期賺下去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在提倡大力發展新能源的背景下,補貼政策就像藥引子,起到了“向導”到作用,讓更多人和企業了解并加入到這個行業,而后通過下調補貼電價的方式倒逼技術進步,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回歸電的商品屬性。在補貼政策的刺激下,光伏裝機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市場潛能之大似乎超過了最初的預計。
幾年前說起光伏,除了專業人士外大多數人都一臉茫然。近幾年,隨著戶用光伏的普及,就連農村的老百姓都知道什么是光伏電站。雖然他們對專業知識并不了解,但幾乎人人都知道電站發電能賣錢,沒有什么比“能賺錢”更具說服力。這也是戶用光伏“火起來”的重要原因。裝機量的迅速增長讓人們對這個行業充滿信心,似乎這個行業的能量就像太陽能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但是,實際情況真的有那么樂觀嗎?從量到質的飛躍需要一個過程,組件成本的不斷下調確實是行業進步的體現,但是,距離真正實現行業的市場化卻仍舊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幾乎所有的商業和戶用客戶選擇安裝電站的原因還是補貼。從限制指標到下調補貼,其實光伏行業的“縮水”早有信號,只是大多數人尤其是那些已經在這個行業里嘗到甜頭的人不愿意相信這個事實罷了。
東北分布式光伏產業出身未捷
“投資不過山海關”這個論調幾乎準確的概括了人們對東北經濟的看法。盡管很多在東北創業的年輕人對這個說法很是憤慨,但實際上在東北這個人情社會,想做出一番事業確實格外艱難。尤其是對于光伏這個新興行業來說,起步難上加難。
在河北,山東等省份已經開通綠色通道專門支持走相關手續的同時,大多數東北的光伏人還在卯足勁想辦法怎么去“打通關系”,把建設完成許久的項目并上網,甚至連農電里最基層的電工都能夠隨便找個理由把應該辦的手續一拖再拖,儼然一副“你來求我”的架勢。在全國光伏行業發展的如火如荼的情況下,東北光伏業似乎前進得格外艱辛。
如今,文件一出,所有人傻了眼,行業困境升了級,與當下相比,之前的阻礙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如果將光伏業比喻為展翅的雄鷹,東北的光伏業別說羽翼未豐,根本就是毛還沒長全就被從窩里打了下來。組件甩貨,光伏企業裁員的消息開始擴散,昨天還積極樂觀的光伏人,今天就開始思考如何抽身退步。
據悉,東北某小縣城做光伏的企業就有四十幾家,但真正走上正規化道路的可以說一家沒有,這些企業看起來更像市場經濟初期眼尖手快的“二道販子”,不用懂,知道怎么做賺錢就行。政策一變,除了驚訝之外幾乎是束手無策,最好的辦法就是迅速撤退,至于為什么會這樣,沒有人會有時間、有精力去思考,也沒有興趣去研究,最多是在相關新聞和公眾號有關下調電價的文章底下罵幾句娘,痛斥一下政府有多么不講理。
最慘的莫過于剛進入行業不久,正準備大展宏圖的新人以及交了錢、正在建設或者已經建設但沒有并上網的用戶,他們在忐忑中抱有一絲希望:總會有人給我一個解釋。后續會不會出新的文件,文件中會包含哪些新的政策,也是眾說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火熱的光伏市場會迅速冷卻下來。究竟能冷到什么程度,日后再通過什么樣的方式“熱”起來,則是一個未知數。隨時可能出現的新政策也許會為那些依舊對這個行業不死心的光伏人一些指引?,F在,光伏企業之間比的不是誰的盈利能力更強,而是誰能夠生存下去。
“斷奶”的光伏業面臨重生,回歸電的商品屬性任重道遠
盡管電費補貼政策下調是為了“著力推進技術進步、降低發電成本、減少補貼依賴,優化發展規模,提高運行質量,推動行業有序發展、高質量發展”,但是臨時發布、立即生效的政策仍舊讓人們難以接受。雖然關于戶用光伏的補貼調整方式沒有明確說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行業斷奶在即,能不能自己找吃的,就各憑本事了。顯然,大多數人是不具備這個本事的。
光伏人提出疑問:就算是優勝劣汰,也需要一個過程吧?如此一網打盡,光伏產業真的就能向著期待的方向發展——迅速適應斷奶狀態,通過革新技術和發展模式推進光伏業的有序發展嗎?如果戶用不被納入指標范圍,且在短時間內不繼續調整電價,那么戶用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分布式乃至整個光伏產業的核心。如果戶用被納入指標范圍,或者是依照傳言補貼持續下調甚至于本月底徹底拿掉補貼,那么光伏行業真的要進入寒冬了。
無論是光伏發電還是風力發電,目的都是發展清潔能源,降低對火電的依賴,并真正將電作為商品進行管理買賣,擺脫由電力壟斷所帶來的弊端。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迅速,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對這個產業寄予厚望,甚至將其視為電改的重要武器?!皵嗄獭彼坪跏且环N試探——沒了補貼的光伏,究竟是什么樣子,它能否擔得起推進電改的重任。
雖然前天發出的通知中有含混的地方,但是行業的變動已經成為必然,相信未來一段時間內,會有相當一部分人會離開這個產業,剩下的人則面臨重生——一方面要平和的面對政策的步步緊逼,另一方面還要有能力處理阻礙電改的“一票人”所設置的種種困難??偠灾?,回歸電的商品屬性任重道遠。
毫無疑問的是,無論政府出臺什么樣的政策,目的都是推進行業的健康發展。沒了補貼的光伏業,自然有沒了補貼的發展方式,政策出臺者當然不會允許這個在國際上已經處于相對領先地位的行業退回到原點。行業如果沒有造血功能,一味依靠輸血,也只是表面上的生龍活虎,距離真正的健康還有很遠。脫離補貼的分布式發電市場交易是重要的趨勢,而儲能技術和設備,有可能成新的焦點。
此次光伏行業大洗牌,必將有相當一部分從業者選擇離開。能夠留下來的,都是既懂政策、還懂技術、目標又很明確的精英。真正的競爭,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