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上網是光伏產業發展的趨勢,無補貼項目已開始落地。在未來政策不明朗的情況下,無補貼項目該如何亮出起手式?
距離光伏531新政已經近四個月。在這期間,光伏似乎沉寂無聲,又似乎動作頻頻,整個產業在一種低氣壓的氛圍下摸索著下一步要邁向哪里。
補貼的支持在過去給光伏產業帶來了極大的繁榮,如今補貼的加速退坡則免不了會帶給產業較大的沖擊。光伏已然站在去補貼化的十字路口,是就此折戟,還是破繭新生?如何邁過當下這個困窘的過渡期?
在5月31日三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明確指出:
“鼓勵各地根據各自實際出臺政策支持光伏產業發展,根據接網消納條件和相關要求自行安排各類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p>
8月30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下發了《關于無需國家補貼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函》,批復了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針對無需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開展市場化交易工作,給彷徨的光伏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
此次在國家能源局的復函中,明確表示對于這類不需要國家補貼的項目,各地可按照國家有關可再生能源政策,結合電力市場化改革,在落實土地和電網接納條件的前提下自行組織實施。
平價上網是光伏產業發展的一大趨勢,而無補貼項目是這個過程中的必經之地,這已是行業內的共識。中國光伏專委會特約觀察員紅煒告訴《能源》記者:
“在國家補貼不足和政策不明晰的情況下,靠地方力量推動的無補貼項目無疑是一個階段性的重要手段?!?/p>
平價之需
8月,531光伏政策的影響已經充分地顯現出來。光伏供應鏈價格經歷過政策初期大幅度的下降后漸漸持穩,但依然屬于繼續下降的狀態。產業整合的步伐在加快,對于光伏企業而言,當下處于大企業爭取存活下去,難以為繼的小企業陸續被淘汰的過程。
紅煒表示:
“當前的光伏產業處于產品結構性過剩帶來產業整合不知何時完成、平價上網似是而非發電補貼卻已加速退坡、光伏發電趨近市場價格但電力市場卻未形成,這樣一個多重不確定變化的交匯時期。
”如何盡快擺脫對補貼的依賴,是整個光伏產業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而企業想要在補貼加速退坡的洪流中生存下來,答案自然指向了無補貼項目。在新政下發的兩個多月后,有消息透露國家能源局正擬組織一批無補貼光伏示范項目建設,給不少猶豫的企業定了心。
根據消息內容,去補貼項目將于2018年10月前后開始申報,2019年3月前后開工,2019年9月30日前或者12月30日前并網發電。由地方發改委協調降低相關非技術成本,并承諾保障電能消納問題。每個申報省份的項目規模大約在300-500MW左右。
不過無補貼示范項目的建設,需要土地、電價、消納等條件的協調配合,即使國家能源局表示申報規??梢赃_到500MW,但是由于由于各地發展條件不均衡,一些地方的推廣情況并不會太樂觀。
無補貼項目
無補貼項目分為兩類,一種是用電側的平價,自由賣電;一種發電側的平價,依舊是賣給電網。
平價上網項目是發電量直接以脫硫煤電價出售給電網,而無補貼項目中用電側的自由售電部分的價格可以不同于(或高或低)脫硫煤電價。
能源局所批復的東營河口項目是利用東營河口區的鹽堿地建設的地面光伏電站,項目規模約為300MW。其所發電就不是以脫硫煤電價賣給電網公司,而是直接供給附近工業園區的化工企業,交給電網企業過網費。
這是用戶側的無補貼市場化交易項目,屬于隔墻售電,與之前討論到平價上網示范項目并不是同一類。而東營項目能夠得到能源局的批復,項目建設相關方面表示是由于選擇了異質結的技術路線,希望以高新技術的落地逐漸實現成本的降低。
光伏行業發展需要長遠考慮的一個問題是,目前光伏不具備完全擺脫政策保障而直接進市場的條件,可再生能源光伏發電側上網未來如何獲得與火電競爭的優勢。
國外經驗有不同的機制促進可再生能源優先上網,比如歐洲的固定電價,美國的光伏投資稅收抵補。而目前國內市場還是“向錢看”,以收益為導向,光伏的競爭力主要還是體現在不斷下降的價格上。
資深光伏行業研究員王淑娟對531后大量大型光伏項目的EPC中標價格進行統計后發現,平均下降了1.1元/W,均價4.1元/W,降幅達到20%。同時,531之后,各類光伏組件的平均價格也下降了0.5~0.6元/W,平均降幅為20%左右。
毋庸置疑的是,無補貼項目的發展將進一步加速平價上網的到來。事實上,無論是否有文件的進一步明確,無補貼項目都是光伏通向平價上網道路上必然會踏上的臺階。
9月1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雖然是征求意見稿,但已經對整體光伏無補貼項目的發展路線有所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