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中國機器人制造行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利好
2016年4月,國家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兑巹潯诽岢?,五年內形成我國自己較為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并列出了針對性的主要任務。一是推進重大標志性產品率先突破;二是大力發展機器人關鍵零部件;三是強化產業基礎能力;四是著力推進應用示范;五是積極培育龍頭企業。中國機器人行業處于產業轉型升級需求釋放、國家政策紅利凸顯、資本市場助推的機遇疊加期,機器人產業鏈上游零部件、中游本體制造及系統集成、下游應用領域的投資潛力巨大。
2017年12月,工信部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智能服務機器人方面,《計劃》提出到2020年,智能服務機器人環境感知、自然交互、自主學習、人機協作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智能公共服務機器人實現批量生產及應用,醫療康復、助老助殘、消防救災等機器人實現樣機生產,完成技術與功能驗證,實現20家以上應用示范。深化發展智能制造方面,《計劃》提出到2020年,高檔數控機床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具備人機協調、自然交互、自主學習功能的新一代工業機器人實現批量生產及應用。
(二)已形成產業集聚區
我國工業機器人已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四大產業集聚區。環渤海地區以北京、哈爾濱、沈陽為代表,科研實力較強,研究機構眾多;國內代表企業有沈陽新松、哈工大機器人、哈博實等,均屬于行業龍頭企業,龍頭企業牽引作用明顯。長三角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較早,實力雄厚,發展水平較高,四大家族、國內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于此都有所分布。珠三角地區控制系統占有優勢,廣州數控是國內技術領先的專業成套機床數控系統供應商,年產銷數控系統占國內同類產品市場的1/2份額;此外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是國內工業機器人的主要市場,珠三角地區市場應用空間大。中西部地區機器人產業起步較晚,但不甘人后,近年來借助外部科技資源,發展勢頭強勁,行業龍頭企業埃夫特從無到有再變強,骨干企業也快速發展;研究機構偏少,本地科研資源稍顯不足。
(三)下游制造業企業產業升級的需求
當前發達國家的許多制造業企業已經實現了精細化生產,從生產、檢測到倉儲、包裝,全程采用自動化設備,以保障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相比之下,我國制造業企業多數仍處于自動化的早期階段,以粗放型發展模式為主,產品附加值低,產品穩定性也有較大的待改進空間。隨著未來人們對產品質量要求的提升,我國工業制造也將朝著集約化、智能化的方向進行產業升級,自動化程度將會越來越高,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亦將會逐步釋放。
(四)新興技術逐漸融合
?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與智能制造和機器人領域的融合日益緊密,推動了其快速發展。例如,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推動了汽車、航空、航天產業中“數字孿生”模式的發展與應用,推動了集設計與仿真、制造執行與質量追溯、數據采集與分析為一體的新一代智能工廠的建設,推進這些產業進入到虛擬制造的新階段。人工智能技術和互聯網技術與機器人領域緊密融合,提升了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使機器人產品可以靈活執行多種類、多樣化的工作,引領實現了智能機器人的創新發展。
(五)機器換人熱潮
一方面,隨著人口紅利減少,勞動力短缺、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國相對于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慢慢弱化,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向東南亞其他國家轉移。印度為吸引外資制定了較中國更為優惠的政策措施,而其專業人才的質量也不在中國之下,兩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的競爭很激烈。
另一方面,政府也在促進關鍵崗位機器人應用,尤其是在健康危害和危險作業環境、重復繁重勞動、智能采樣分析等崗位推廣一批專業機器人。近年來,“機器換人”熱潮正在席卷廣東、江蘇等制造業發達地區。
二、不利因素
(一)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盡管我國基本掌握了本體設計制造、控制系統軟硬件、運動規劃等工業機器人相關技術,但總體技術水平與國外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我國缺乏核心及關鍵技術的原創性成果和創新理念,缺乏面向企業及市場需求的問題依然突出;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控制器等高可靠性基礎功能部件方面的技術差距尤為突出,長期依賴進口。
(二)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低
?國內已涌現出一批機器人領軍企業,如新松、哈工大、大疆、科沃斯等,但知名度比起機器人四大家族ABB、庫卡、發那科、安川仍存在一定差距。外資品牌已瞄準中國市場,在價格、細分行業推廣等方面加快市場滲透和布局。外資企業在華銷售的機器人產品類型以多關節機器人為主,占其在華銷售工業機器人總量的84%;而多關節機器人是國產機器人的主力,占其銷量的41%。國內機器人自主品牌占比不高,產品特色不夠明顯,品牌影響力不大。
(三)核心零部件對外依賴度較高
由于在減速器、伺服電機等核心零部件技術上的差距,國內廠商往往對國際廠商的依賴度非常高,采購溢價十分嚴重,關鍵零部件伺服電機、控制器、減速機占成本的50%-60%,多關節機器人減速機占成本的30%左右,直接束縛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進一步突破。
(四)傳統生產制造業基礎薄弱
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機械制造、電子設備等其他加工制造行業的發展,而現階段我國基礎性加工制造領域技術水平較為薄弱,許多優質的資源和優惠的國家政策都偏向于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造成了國內產業結構發展的不平衡態勢,使得工業機器人這一綜合性領域無法發揮國內高科技信息產業的優勢,嚴重削弱了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進度。
2018-202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預測
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為5.7萬臺,同比增長了55%;2015年,銷量達到6.8萬臺,同比增長19%;2016年,銷量達到近9萬臺;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首次超過11萬臺。
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達到13.2萬臺,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7.55%,2022年將達到25.2萬臺。
圖表?中投顧問對2018-202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預測(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
2018-202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預測
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42.2億美元。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47.8億美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2.88%,2022年將達到77.6億美元。
圖表?中投顧問對2018-202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預測(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
2018-2022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測
2017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為62.8億美元。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87.4億美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2.26%,2022年將達到267.4億美元。
圖表?中投顧問對2018-2022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測(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