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新能源電力圓桌、領航智庫對新能源產業鏈狀況進行調研。調研發現,在政策調整影響下,當前新能源行業景氣度高,存量已經核準的風電項目開發、競價光伏項目開發節奏正在加快;新能源運營商加大對新能源板塊投資力度,并重啟并購計劃,以提高清潔能源占比,創造利潤增長點;新能源設備制造環節供需趨緊,主要風機制造商產能飽和、核心零部件供給緊張。
01
能源央企加大新能源開發力度,華能開工是去年19.5倍
在新能源政策變化下,主要新能源投資商增加資本開支,加大新能源板塊布局,并重新啟動新能源項目合作開發和并購。其中,華能新能源、三峽新能源、中廣核新能源等企業最為積極。
以華能集團為例,2019年華能風電板塊資本開支計劃高達239.54億元 ,同比增240%。截至6月底,低碳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到33.4%,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華能2019年年中工作報告顯示,華能新能源開發力度加大,上半年核準(備案)風電、光伏項目是去年同期的4倍;開工建設是去年同期的19.5倍。
同期,華能下放新能源全流程管理權限,對34家二級單位全面授權。也意味著,省級公司具備區域內新能源項目并購選擇權,對項目風險和收益負責。在此機制調整下,華能新能源并購工作領先行業,并先后斬獲多個風電、光伏項目。
華能新能源開發制定“兩線”“兩化”戰略布局加快落地。北線方面,上半年簽訂并推進落實甘肅隴東能源基地戰略合作協議;與內蒙古自治區戰略合作協議已具備簽署條件,上都平價風電基地、錫盟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前期工作有序開展。東線方面,與江蘇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目前已落實115萬千瓦海上風電資源。東北分公司、山東分公司分別獲55萬、3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開發權。
下半年,華能堅持基地型規?;_發思路,圍繞“兩線”“兩化”謀篇布局,著力打造隴東、江蘇、內蒙古、瀾滄江上游四大戰略支點;搶抓時間和政策窗口,加強資源整合與合作,大力發展新能源;持續優化電源結構,通過供熱、靈活性改造、污泥摻燒、垃圾發電等模式,提升煤電競爭力。
華能新能源開發建設的節奏是當前行業的一個縮影,在政策調整(其中電價影響最大)影響下,新能源行業步入旺季。
02
新能源資產交易正進入活躍期
隨著新能源并網裝機規模增加,新能源補貼缺口越滾越大,這是當前新能源發電企業面臨的相同困境。
目前,國內新能源補貼缺口在2000億元左右,預計到2030年補貼累計將超過1萬億元。為解決這一棘手問題,國家能源管理部門從價格政策、指標管理、市場監管等方面入手,希望加速推動新能源行業平價上網。但新政策解決的是增量項目的補貼需求問題,存量資產補貼需求仍然處于增長區間。
根據領航智庫初步統計,納入前7批補貼目錄的風電項目約109GW,光伏補貼項目約50GW。截至2018年末,國內風電累計并網184GW,光伏累計并網174GW。據此測算,尚未進入補貼目錄中的風電裝機約75GW,未進入補貼目錄的光伏裝機約124GW,風光合計有200GW項目未進入補貼目錄。國內光伏行業自2017年開始進入快速成長軌道,最近兩年新增裝機均未進入補貼目錄。
目前,國內新能源發電項目普遍面臨2年以上的財政補貼拖欠,數億元,甚至上百億的應收賬款躺在財務賬本上,應收賬款在總資產中的占比不斷提高。盡管項目利潤報表漂亮可觀,但現金流量表異常不堪,民營企業處境更加艱難。
基于此,近期國內新能源電站資產的交易開始變得頻繁。尤其是一些民營新能源運營商融資成本高,財務費用壓力大,對現金流敏感,補貼到付率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當前不少民營企業正加速新能源資產出讓,忍痛割愛。新能源資產交易活躍度不斷提高,中央企業作為收購方資產選擇的空間在變大。
03
風電產業鏈供需緊張,盈利大幅改善
2018年下半年以來,國家能源局釋放出風電價格調整、規劃收緊、清理存量風電項目的信號,存量風電項目開工建設進程加速。2019年4月,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2019年風電管理辦法,明確核準兩年內未開工建設且未申請延期或申請延期但延長期內仍未開工建設的風電項目,核準文件廢止。2019年5月,發改委調整風電上網電價,全面啟動國內風電競價、平價上網。
在這一系列政策變化下,國內風電行業出現“搶裝”行情。受此影響,2018年底2019初國內風機招投標價格反轉,風機價格高位震蕩、風機零部件供應緊張。當前,國內2MW風機平均投標價格從2018年9、10月的3196元/千瓦的價格,回升至當前3600元/千瓦左右,風機價格上漲10%以上。一些小眾供應商風機報價從3000元/千瓦的底部,回升至3500元/千瓦,價格上漲幅度在15%以上。
此外,風機主要零部件葉片、塔筒、主軸、輪轂等供應趨緊,并有不同程度價格上漲。受此拉動,零部件主要供應商中材科技、天順風能、金雷風電等2019年上半年業績同比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