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印度政府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視為“不可抗力因素”,并因此推遲了國內光伏補貼退坡和項目搶裝時間點。
當前,除印度之外的海外光伏市場尚未推出類似政策,但中金公司分析認為,印度或將成為表率,后續越南、日本、荷蘭等光伏需求大國都有可能考慮宣布此次疫情為不可抗力因素,部分新建項目可能延期。
作為光伏裝機新興市場,近年來,印度光伏裝機量快速增長。對于開發者來說,延期有助于緩解疫情帶來的影響,但從全球光伏市場的發展來看,是否會像機構所預期的那樣,延期現象出現在越來越多的項目中,并成為光伏市場整體發展速度放緩的信號?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產品制造國及出口國。2019年,中國67.5%的光伏產品銷往海外,印度、荷蘭、日本和意大利等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均為主要出口目的地。如果需求放緩,中國光伏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是否會動搖?企業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更好地應對可能出現的影響?
供給好補需求難測
對于全球光伏市場而言,疫情帶來的影響要從短期和長期兩方面來看:短期影響主要體現為供給不足,長期影響則主要表現為需求難測。
之所以會出現短期供給不足,主要因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光伏供給鏈條上的重要一環。
近年來,隨著成本下降、傳統市場復蘇和新興市場的出現,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實現穩步增長。2019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量已達66.6吉瓦,約占總產量的67.5%;組件出口額達173.1億美元,占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的83.3%。
在過去的一個月里,疫情對全球光伏供應鏈的影響已經顯現,主要集中在生產、人員和物流三個方面。
從生產環節看,春節假期本來就會導致國內產能下降,加上疫情突然爆發,雙重效應相疊加,對節后復工復產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從人員流動看,疫情的蔓延使得很多國家先后收緊了對人員跨國流動的限制。盡管一些國內光伏企業采取線上模式來溝通國際業務,但由于缺乏相關工程或商務對接人,部分海外項目的建設進度難免有所推遲;從物流看,部分國家對我出口貨物實施貿易限制,或大大增加了檢驗檢疫的時間,導致部分光伏產品的供給無法及時到位。
要解決供給問題,一方面需要加大企業信心,另一方面則要加快產能恢復。
在解決產能方面, 2月25日,工信部《關于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中,就有“繼續支持智能光伏、鋰離子電池等產業以及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鞏固產業鏈競爭優勢”的提法。在政策推動下,國內主要光伏企業已在2月上旬全部復工,并逐漸提高復產率,以恢復正常供應。
在加大信心方面,3月初,《國家能源局關于2020年風電、光伏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正式發布,明確了今年的補貼和消納政策,并針對疫情對部分項目進行了延期。盡管這項政策主要針對國內裝機需求,但其中對以往政策的延續,以及比往年更早的發布時間都透露出積極的信號。
所以,盡管疫情導致一季度國內光伏產量出現下降,但隨著復工復產和國內需求的開啟,二季度后光伏產量將有望重新趕上項目進度,從而實現對全球市場的有效供應。中國不僅擁有完整的光伏產業鏈,而且在產業鏈各個環節都形成了巨大的生產能力,可以預見,中國產品在全球光伏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短期內仍然難以替代。
與供給相比,長期需求和金融風險或將難以預測,應當引起新能源企業高度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