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與宏觀政策效應的持續釋放,上半年機械工業市場需求逐步恢復、運行環境不斷改善,外貿出口情況好于預期,企業發展信心不斷增強,行業生產保持平穩的趨勢愈發明朗?!?8月6日,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召開的信息發布會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向媒體介紹了上半年機械工業運行情況。展望下半年的行業發展,他指出,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對機械企業效益的影響開始顯現,海外疫情持續演變也加劇了外貿形勢的復雜性,同時對比基數的抬高對今年下半年的指標增長形成壓力,機械工業全年平穩運行與高質量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
效益指標增速仍處高位 分行業發展全面向好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3%,高于同期全國工業和制造業6.4和5.2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21.2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速9.8%。機械工業主要涉及的五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通用設備制造、專用設備制造、汽車制造、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和儀器儀表制造業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4.3%、20.1%、21.8%、29.4%和19.2%,兩年平均增速均超過8%。
上半年,機械工業重點監測的121種主要產品,累計產量同比增長的比重保持在94%以上。其中:包裝專用設備、金屬集裝箱等產品產量成倍增長;工程機械類產品產銷增速逐步回歸,挖掘機、裝載機、水泥專用設備、叉車等產品增速放緩至30%左右;農業機械產品增速有所放緩,大、中、小型拖拉機產量分別增長57.4%、18.5%和27.6%;機床類產品出現恢復性增長,金屬切削機床、機床數控裝置、金屬切削工具等產品產量增速超過30%,工業機器人增長近70%;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256.9萬輛和1289.1萬輛,同比增長24.2%和25.6%,但受芯片短缺影響,5、6兩月當月同比下降,恢復性增長的勢頭受阻;部分輸變電設備生產走弱。同時,上半年機械工業主要行業產能利用水平也處于高位,較上年同期明顯提升。除汽車制造業外,其他行業產能利用率均高于同期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平均水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機械工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2.49萬億元,同比增長30.85%;實現利潤總額8013.2億元,同比增長41.99%;兩項指標增速均處于較高水平。特別令人欣喜的是機械工業14個分行業的運行走勢全面向好,營業收入同比均實現超過10%的增長,其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其他民用機械、電工電器和機床工具行業增速超過30%;利潤總額均實現超過10%的增長,其中其他民用機械行業增速超過90%,機床工具行業增速超過85%,位居前兩位,電工電器、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和汽車行業利潤增速也超過40%。
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作用強 重大裝備研制不斷有新進展
陳斌總結了上半年行業運行中顯現的許多亮點,其中值得關注的:
上半年機械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行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49萬億元,同比增長32.07%,增速比機械工業平均水平高1.2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5968.41億元,同比增長45.07%,增速比機械工業平均水平高3.08個百分點。從比重看,上半年機械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營業收入中的比重為75.98%,比上年同期提高1.58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的比重為74.48%,比上年同期提高0.88個百分點??梢哉f,戰略性新興產業依然引領與帶動著機械行業的恢復與發展。
得益于國內疫情的有效防控和生產秩序的快速恢復,機械企業主動作為、搶抓國際市場先機。上半年我國機械工業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4917.2億美元,同比增長36%。其中出口總額3116.6億美元,同比增長40.3%,進口總額1800.6億美元,同比增長29.2%,實現貿易順差1316億美元,均創同期歷史新高。部分企業更采取多種方式,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如山河智能開發的新型號智能礦用卡車成功打開印尼市場,帶動企業智能設備出口總額增長超過90%;中聯重科為用戶提供產品選型、運輸、清關、第三方檢驗、操作培訓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務,上半年塔機在菲律賓市場占有率大幅躍升。
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牽引,機械工業積極調整,助力能源消費變革。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5萬輛和120.1萬輛,同比均增長2倍。發電設備累計生產6172.33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水電和風電機組合計生產3367.06萬千瓦,占比超過半數,比重較上年提高5.21個百分點。同時機械企業積極在“雙碳”新市場中挖掘機遇,深化與高載能行業的融合發展,如上海電氣集團與本鋼集團啟動全面戰略合作,助力打造綠色智慧潔凈鋼廠。
機械工業堅持自主創新的發展理念,重大裝備研制不斷取得新進展。如哈爾濱電氣集團和東方電氣集團參與建設的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首批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安全準點投產發電,實現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重大突破。東方電氣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F級50MW重型燃氣輪機順利實現滿負荷穩定運行,標志著我國自主燃機產業取得重大突破。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三研究所、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分公司、哈電集團哈爾濱汽輪機廠、沈陽鼓風機集團等單位聯合研制的首臺套天然氣長輸管道國產30MW級燃驅壓縮機組通過驗收,是我國能源裝備領域的又一重大進展。
由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賦能,機械工業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裝備的能力持續提升,同時也為自身獲得發展新動能。如徐工集團無人集群道路機械成功應用于新疆首條沙漠高速公路S21阿烏高速的大面積瀝青攤鋪作業;新松公司參與研發的智能清污機器人成功應用于葛洲壩水電站;濰柴雷沃重工生產的無人小麥收割機與無人拖拉機組成無人駕駛收獲系統,通過手機控制實現小麥收獲與田間轉運的雙機協同作業,提高收獲效率。上海電氣集團參建的全國首條中運量數字軌道臨港新片區1號線全線開通運營。
材料上漲行業成本壓力上升 產品價位低企業效益下降
陳斌也坦言,機械行業在運行中也面臨著不少困難與問題,在下一步發展中應引起足夠重視。
一方面,在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令行業成本壓力上升的同時,機械產品的價格卻處于低位,企業效益指標出現下降。
根據機械工業重點聯系企業專項調查顯示,95%的被調查企業反映今年以來原材料采購價格出現上漲,91%的被調查企業反映今年以來零配件采購的價格上漲,致使機械企業成本壓力加大。而在原材料持續、大幅、快速上漲的背景下,機械工業產品出廠價格漲幅微弱且相對滯后。今年前三個月,機械工業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99.2、99.1和99.5,仍處于同比下降的狀態。直至4月機械工業出廠價格指數同比才由負轉正,6月份增幅升至1.1%,但遠遠低于同期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原材料行業出廠價格指數超過26%的增幅。
原材料采購價格與產品銷售價格變化的差異,已經影響了機械行業的利潤。單月數據顯示,機械工業利潤總額增速大幅回落,3月增速為94.1%,4月回落至3.7%,5月為1.99%,6月增速由正轉負,同比下降9.84%。
另一方面,企業賬款回收難、行業資金周轉率低的現象值得關注。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末機械工業應收賬款總額為5.52萬億元,同比增長9.72%,占全國工業應收賬款總額的近三分之一。專項調查結果顯示,上半年六成的被調查企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24%的企業增幅超過10%;超過六成的被調查企業應收票據同比增長,23%的企業增幅超過10%。企業反映使用票據結算的客戶明顯增多,導致自身資金周轉壓力加大。6月末,機械工業流動資產周轉率為1.45次,比同期全國工業低0.36次。由于的資金不足,也制約了近期企業固定資產的投資。
全年運行呈前高后低態勢 營收和利潤總額增速6%
在展望下半年的行業發展時,陳斌分析認為,利好于機械工業運行與發展的因素在積累與釋放。一是經濟環境改善帶動市場需求擴張。在國民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背景下,機械工業用戶行業轉型升級、擴大生產的意愿顯著提升,上半年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2%,利好于機械工業生產端的平穩運行。二是穩定的政策環境與精準的調控措施提振企業信心。前期國家出臺的扶持政策利好效應持續顯現,上半年出臺的一批精準調控政策聚焦中小企業、困難企業,加大企業紓困的力度,構建政策合力,提振企業發展信心。三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提速。全球疫情防控形勢復雜多變,深刻影響工業技術發展趨勢。機械工業用戶行業對數字化改造、智能制造的需求激增。外部需求的提升與機械工業轉型發展的內生動力相結合,推動機械工業踐行高質量發展戰略。
但他也指出,下半年機械工業實現平穩運行壓力有所增加。近期行業運行中存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需要密切關注。一是部分產品生產出現高位回落跡象。6月當月,挖掘機產量為2.7萬臺,同比下降25.65%;汽車生產完成194.3萬輛,同比下降16.5%;大中型拖拉機、農產品初加工機械、污染防治設備等產品當月產量同比也出現下降。二是對外貿易市場存在不確定性。重點聯系企業專項調查顯示,海外市場接續訂單壓力較大,四成企業在手訂單可滿足三季度生產,其中兩成企業在手訂單可滿足全年生產。加之疫情波動對項目履約與產成品提貨的影響,以及匯率上升的影響,下半年機械工業外貿出口形勢存在不確定性。三是原材料價格仍處高位。近期鋼材和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趨勢雖有所抑制,但價格仍在高位震蕩,對機械行業效益的影響在延續。下半年機械企業或將面臨原材料成本高與賬款回收難疊加產生的資金壓力。此外,逐月抬高的同比基數,也對下半年主要指標的增長形成顯著壓力。
陳斌認為,2021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將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下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較上半年明顯趨緩,但機械工業全行業完成年度目標信心依然。預計全年,機械工業增加值、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的增速可達6%左右,外貿進出口有望實現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