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在世界工業化進程中始終發揮著主導作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國面臨著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科技變革和產業革命的嚴峻挑戰,惟有堅持中國特色工業化道路,從戰略高度謀劃先進制造業發展,才能推進工業化強國建設。
中國做為“世界工廠”以其物美價廉的優勢在世界市場上占據了重要地位。做為世界上較大的外貿出口國,中國制造在國際舞臺上取得勝利的同時,也為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我國制造業在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迫切需要實現我國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實現制造業產業升級。
當下,制造業企業最重要的是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而非生產成本。它包括產品創新、快速交貨、連續補貨等能力。在產能過剩和互聯網的倒逼下,消費品、工業品在訂單需求上都出現了小批量、多品類的變化趨勢。
在市場需求不確定的情況下,廠商更多地是通過小批量訂貨試產試銷,測試出市場的真實需求后才開始大批量連續訂貨。這無形中倒逼生產制造企業快速響應市場??焖夙憫獙ο掠慰蛻舻膬r值體現在,把客戶從庫存積壓和斷貨停產的風險中解放出來,及時把握市場銷售機會。
發展先進制造業是我國邁進世界制造強國乃至經濟強國行列的根本之舉。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帶來的歷史性機遇,實行更加有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從戰略上推動先進制造業健康發展。
我國創新能力較弱,投入力度還不夠大,跨領域多主體的協同創新體系和機制尚未形成?!八街?,可以攻玉”,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基礎上,適度引進吸收再創新,是現階段提高我國技術水平的最佳選擇。
所幸國家早就認識到制造業“卡脖子”問題。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明確將工業基礎能力提升作為重要目標。從目前情況看,建議著重開展以下工作。
加強政策間統籌協調。高端裝備關鍵基礎領域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大多在“市場失靈”范疇,難度大、資金需求高、周期長,單靠企業很難完成,需集中資源形成合力。
打通下游應用通道。很多企業面臨的難題是無法獲得下游企業訂單,無法獲得產品運行數據。因此,要進一步加強上下游企業對接合作,并及時調整《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和享受稅收優惠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進口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商品清單》
國務院參事湯敏教授認為:未來中國,以大批量生產、低成本取勝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外遷到東南亞勢不可擋,唯一可以留下的就是小批量、定制化的柔性制造產能。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而先進制造業是我國制造業突破舊格局謀求新發展的重要方式,找到我國制造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制約瓶頸,逐個擊破,推進我國制造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中華機械網